一、开课背景
2025年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商法,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海商法积极适应航运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合理借鉴最新海事国际公约的成果,有效平衡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于推动我国航运和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更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值此新修订海商法公布之际,深圳国际仲裁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开设“海商法(理论与实务)”合作课程,共建高水平海事海商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海事海商领域法学教育与仲裁实务相结合,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国际仲裁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开设“海商法(理论与实务)”合作课程,由8位知名海商法专家轮流进行教学,采取线下课堂(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校生)与线上直播(面向社会公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授课时间为2025-2026秋季学期,11月10日起连续8周,每周一19:00-22:15。具体排课如下:
三、学习方式
本课程将采取线下课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良乡校区)与线上直播(深圳国际仲裁院视频号等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直播链接将在开课前公布,敬请期待。
2025年11月17日18: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课程咨询邮箱:mac@scia.com.cn
四、讲师团介绍
第一讲 新《海商法》述评
张文广,法学博士。2002年6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担任中国法学会长江海商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海商法协会第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特聘副秘书长;曾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也曾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和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
第二讲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赵亮,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中心主任。
赵亮博士于大连海事大学取得法学学士学位;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物流航运学系教授海商法十余年,之前有若干年律师事务所和航运公司工作经验。
赵亮博士是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支持会员,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资深会员,中国海商法协会会员,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广州国际航运司法研究会会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法律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和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航运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第三讲 船舶修造、买卖与融资中的船舶物权问题
郑蕾,法学博士、二级高级律师、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海事海商专委会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海商法协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仲裁中心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执业近三十年,已在各类专业期刊、公众号发表论文近六十篇,出版专著《船舶修造与融资法律实务精讲》。曾获2023年ALB中国十五佳女律师、2025年上海首届鼎新法治人才、钱伯斯海事海商上榜律师等荣誉和称号。
第四讲 租船条款
詹先凯,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目前为中远(香港)航运业务专家。 工作之余,先后撰写超400篇与租船、调度及合约解释相关文章。其中,《Merchant Ships' Seaworthiness_Law and Practice》及《Off-hire in Merchant Shipping_Law and Practice》已由Informa law正式出版。
第五讲 海上保险
郑睿,英国斯旺西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海商法教研室主任、法学专业主任,同时担任上海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上海高校智库“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商法、保险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及国际商事仲裁法。
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长江海商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船东协会保险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法院特聘教授、南京海事法院专家咨询员、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作为交通运输部“海商法”修改工作组成员参与立法修订,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国际海事委员会(CMI)“移动式海上可再生能源装置法律问题”国际工作组的工作。
独著《海上保险:法律与实务》,主译《英国货物买卖法》,并作为第一作者以英文撰写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出版的《国际法律百科全书》之“中国保险法”(Insurance Law in China)卷。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撰写航运与法律相关中外案例分析近一百八十篇,总阅读量超过20万次,在业界产生广泛影响。
第六讲 船舶油污
韩立新,大连海事大学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商法研究》常务副主编;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等称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交通运输部《海商法》修改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
(12月22日)
侯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第四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湖北省第六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者,湖北省法学法律专家库首批入库人员。交通运输部海商法修改课题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修改课题组成员。受最高人民法院指派,参与《联合国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效力公约》起草研究工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与适用》《<全国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全国法官培训统编教材》等编写工作。
第八讲 国际海事、商事仲裁及争议处理——最新发展与趋势
李连君律师是礼德齐伯礼律师行高级合伙人,商业及运输诉讼部负责人。他是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英格兰及威尔士执业律师。
他在国际贸易、商事、运输、航运等领域的争议解决、诉讼及仲裁方面拥有广泛经验。他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国际资深仲裁员。
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他担任河北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航商总会董事,香港海事仲裁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等社会职务。他也在一些著名的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他连续多年受到包括钱伯斯、法律500强等法律评级机构的认可并被评为领军律师。